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
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原定于今年一季度末公布的2040年气候减排目标将推迟发布。业界普遍认为,当前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已有所脱节,要达成2040年的90%减排共识或十分具有挑战。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
近日,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引发不少讨论,尤其是关于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些政策。要清醒认识到,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美国虽然退出了《巴黎协定》,中国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欧盟委员会24日批准一项总额50亿欧元的德国国家资助计划,以支持该国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的企业实现生产过程脱碳。
第三方认证机构近日对1吨废旧线缆拆解过程的碳排放进行监测,最终统计出每功能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并出具了碳足迹核查声明。据悉,这是国家电网系统首张电工装备拆解回收碳足迹证书。
“短短10分钟,1万余吨碳排放配额全部成交!”回想起碳排放配额交易当天的情况,被执行人北京某公司代理人李女士难掩激动,这让3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有了进一步着落。该案中,丰台法院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对被执行人北京某公司持有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变现,现场成交碳排放配额1万余吨,成交价款共计100余万元。
泰国正在推进一系列气候政策,以应对全球变暖挑战并适应国际碳减排趋势。泰国计划在2025年启用《全球变暖法案》(Global Warming Act),并开始征收碳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泰国将成为继新加坡之后第二个实施碳税的东盟国家。
根据生态环境发布的2023年主要发电类型电力碳足迹因子,2023年,我国煤电产品碳足迹因子为0.9440kgCO2e/kWh。而国际主流的Ecoinvent碳足迹数据库(3.10版)发布的我国煤电产品碳足迹为0.985—1.780 kgCO2e/kWh;Gabi数据库(2024版)为1.126 kgCO2e/kWh。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纵深推动,碳排放权不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要通过“负外部性”的矫正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碳定价机制,《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市场机制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在可预期的未来,碳金融市场有可能超越油气期货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能源权益类市场,这当然需要各方共同的相向努力。我国碳市场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策和市场的持续创新,以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